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

新闻中心

瞬间即逝的私密时光 Telegram闪照功能揭秘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纸飞机 发布时间:2025-07-18 15:46

Telegram的“阅后即焚”功能主要应用于秘密聊天(Secret Chats)中的照片或消息,但实际应用中存在多重安全隐患。以下是核心分析及使用建议:

⚡ 一、功能原理与操作方式

1. 开启条件

仅在「一对一秘密聊天」中支持阅后即焚(端对端加密),普通群组或频道无法使用该功能。

  • 设置方式:在秘密聊天中点击对方头像 → 开启「自毁计时器」(可设定1秒~1周倒计时)→ 发送的照片/消息将在对方查看后倒计时结束自动销毁。
  • 2. 技术限制

  • 防截屏提示:若对方尝试截图,系统会发送通知(但无法阻止截屏)。
  • 本地无残留:消息销毁后,双方设备及服务器均不存储数据。
  • ⚠️ 二、重大安全风险

    尽管Telegram宣称隐私性强,但实际存在以下漏洞:

    1. 内容可被恶意保存

  • 攻击者可通过第三方录屏、拍照设备或远程控制软件绕过截屏检测,永久保存照片。
  • 案例: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中,犯罪分子胁迫受害者拍摄隐私内容,谎称“阅后即焚”,实则暗中保存并传播。
  • 2. 诈骗勒索工具

  • 诈骗团伙常以“私密照”为诱饵,诱导用户开启秘密聊天,随后以截图为证进行敲诈(如伪装成“美女”索财)。
  • 用户一旦发送隐私内容,可能面临反复勒索,甚至被威胁公开数据。
  • 3. 犯罪温床

    警方多次警示:Telegram(含蝙蝠、事密达等同类APP)因“阅后即焚”功能成为洗钱、勒索等犯罪的证据销毁工具。

  • 案例:犯罪分子利用Telegram传输银行卡信息,聊天记录销毁后难以追查上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