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
公司新闻

Telegram网贷新时代安全便捷的借贷新选择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纸飞机 发布时间:2025-09-17 19:46

Telegram平台存在大量与网贷相关的非法活动,主要涉及个人信息贩卖、诈骗及黑产推广等风险。相关情况如下:

一、网贷数据非法交易

1. 大规模信息泄露与售卖

Telegram和暗网已成为网贷数据交易的主要渠道,内容包括姓名、手机号、借款金额、购物记录等精准信息,单次交易可达数百万条。例如:

  • 2020年警方查获的案例中,犯罪团伙在Telegram发布“出售网贷数据”广告,涉及网贷类信息40余万条^^;
  • 2021年调查显示,暗网及Telegram公开售卖的网贷数据达12万条,单价低至几毛钱/条^^。
  • 2. 黑产链条完整

    犯罪团伙通过租用网贷平台后台权限或直接购买数据,经Telegram群组转卖获利。例如:

  • 熊某团伙雇佣游某在Telegram发布广告,整理200余万条数据(含网贷类)并分类售卖^^;
  • 下游买家利用数据实施精准诈骗,如假借“蚂蚁金融”等网贷平台骗取20余万元^^。
  • 二、诈骗与非法推广

    1. 虚假投资诈骗

    犯罪者在Telegram群组冒充金融机构人员,诱导用户下载虚假网贷或投资APP。例如:

  • 诈骗分子伪造盈利截图,诱骗受害者向虚假数字货币软件投入资金,单案损失超2000万元^^;
  • “大连华讯投资”诈骗案中,团伙通过Telegram群发网站链接,利用网贷数据精准推送违法短信^^。
  • 2. 跨境犯罪工具化

    Telegram因匿名性和虚拟货币支付功能,被东南亚犯罪集团用于非法网贷及洗钱:

  • 缅甸犯罪集团“Fully Light Guarantee”通过Telegram提供跨境洗钱服务,用户超35万^^;
  • 2023年数据显示,82%的数据泄露交易通过Telegram完成,多为网贷、金融类二手转卖数据^^。
  • 三、监管与风险警示

    1. 执法打击案例

  • 丹阳警方2020年摧毁一跨境团伙,在Telegram贩卖6亿条个人信息(含网贷数据),30人落网^^;
  • 上海青浦检察院对利用Telegram贩卖网贷数据的熊某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^^。
  • 2. 用户防范建议

  • 警惕Telegram上“低息贷款”“内幕投资”等广告,避免下载非官方金融APP;
  • 敏感职业者(如律师、记者)常被黑产排除推广目标,需更谨慎识别风险^^。
  • 综上,Telegram已成为网贷黑产的核心渠道,用户需警惕数据泄露与诈骗风险,监管部门亦持续强化打击力度。

    上一篇:Telegram聊天记录高效搜索指南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